如何進行督導

洪春蓮
督導姓名 洪春蓮
督導年資
目前服務單位

從受督者到督導的心路歷程 洪春蓮

洪春蓮 

92年3月17日進入伊甸工作至今,已13年8個月,從一位受督者,到成為督導、組長,期間有8年的受督經驗,第一位組長,凡事都要掌控,外訪回來時,一定會看到桌面上的留言:「春蓮……」讓人極度的不舒服,多少回躲到廁所大哭,哭後擦掉眼淚,又重新面對沒有安全感的組長,直到一次外訪回來,同樣的情形再次發生,那一次沒有忍住,大聲的對組長說:「可不可以不要再這樣了,我又不是偷跑出去玩,我是去看職重學員,就業的情形…,我沒有想當組長,請組長放心…」,說完還是跑進廁所大哭,或許因為講開了,組長開始慢慢調整督導的模式,後來組長提早退休,換了新的組長。

第二位組長,從受督者提升至督導,則會將遊戲規則講清楚,透過工作日誌、行事曆、會內月報,不定期個督、督核紀錄等,來確認工作狀態及服務品質,不太會採取緊迫逼人的監控。

99年4月1日被提升為社工督導,當天剛好有視察單位來訪視,訪視單位督導還開玩笑說:「小心不要被愚弄喔」。剛升督導只要督導一位社工,由於是新的方案,二人都在摸索,加上我非本科系,是進來伊甸服務後,才再進修社工學分班,受督者是本科系,且自尊心很強,在督導的過程中,其實自己是非常的沒自信,很擔心受督者覺得是外行在領導內行人,在過程中也小心謹慎,擔心說了不該說的話,讓受督者受傷。

從99年4月1日開始擔任督導一職,從督導一名社工,到督導9名社工,4個不同類型的方案(家庭托顧服務、視障生活重建服務、高風險家庭服務、家暴服務、家事服務),歷經許多的挫折、考驗、評鑑、社工員流失…等,發展出自己的督導模式,如下:  
一、定期個督-針對服務內容、個案服務、紀錄撰寫等共同討論困境及因應策略;並針對工作態度、工作壓力等,給予指導、鼓勵及肯定。
二、陪同服務(家訪、面談),結束後討論,分析優缺點。
三、不定期督核服務紀錄-每月至少督核一次個案服務紀錄,並給予建議。
四、團督-行政指導、透過活動凝聚團隊共識、經驗分享及個案服務分享互相激勵。
五、透過工作日誌、月報、kpi、行事曆確認受督者的工作進度及工作品質。
六、依節日給予小禮物或卡片,增加向心力
在督導過程中常討論的議題如下:
一、個案服務情形、個案服務困境、提供可因應的策略供參考
二、方案執行情形,執行困境,討論如何因應
三、工作態度
四、工作壓力形成的因素及如何因應
五、與網絡合作的情形
六、活動辦理情形
七、方案服務成效評估
八、人力配搭情形
九、關懷受督者的身心狀況及家庭狀況
十、討論受督者的生涯規畫

這幾年擔任督導,常需面臨的挑戰,人員的流動率高,常需不斷的訓練新人;有時面對選才,常懷疑自己選才的能力,若選錯了得面臨自己工作量加增的情形(自己得跳下去做、太有能力的人才,嫌薪水太低、沒有學習的空間,走人);太信任員工,未即時掌握受督者的服務情形及工作進度,致問題擴大,讓機構及案主權益受損。

雖擔任督導的責任重、壓力大,但看到受督者的進步及團隊的凝聚力提升,願意繼續服務,個案因為我們的服務有了不一樣的生活及改變,再苦、再累都值得了!
對自己未來的期許,期待自己:
一、專業知能持續的增進及擴充。
二、溝通協調能力要能因應突發狀況,並能有合宜的因應。
三、有時需能果斷的決策
四、知人善任
五、督導時能具體的給予受督者方向及方法
六、有耐心等待新人慢慢學習及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