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督導

蔡欣達
督導姓名 蔡欣達
督導年資
目前服務單位

一種建立在疏通關係中的督導模式 蔡欣達

 

蔡欣達

 

    身為臺灣兒少保護工作的督導心中是五味雜陳的!當年因本身熱愛兒少保護工作才會允諾這份重責,想要將工作經驗傳承下去,惟近年的保護性工作發展呈現高深莫測、變化萬千的蓬勃景象,讓督導與同仁都帶著不及長大的狀態再次接觸這移植西方經驗的純種知識工具。在外部政策失當與內部工作監控雙重不利因素影響下,讓大夥同仁在從事兒少保護工作上呈現疲於奔命之窘態!

    在這樣壓迫的發展脈絡下,致使我重新思考如何勝任「承上啟下」督導一職,我可依中央政策與組織內部規定成為一位酷吏督導;我可以成為一位在象牙塔裡養成的說書督導;我亦可以成為一位只會傾聽、同理,不敢面對衝突解決問題的鴕鳥督導!我心裡內在開始對話,我不想成為酷吏、說書與鴕鳥督導,因為我知道這類型的督導會讓自我、同仁與組織成長上出現限制與阻礙!我該如何做呢?

    首先,「真誠」、「責任感」與「一致性」是身為督導應具備的內在人格特質。在實務界中時有所聞督導會出賣同仁、會逃避責任、或同仁被懲處時督導卻可豁免、督導言行不一致等情事。試問在組織中如有上述現象,督導如何在高壓力的工作場域中展現領導能力呢?又如何與同仁在不信任關係中穩定發展?是故督導不管面對上級、同仁或個案都需具備誠實、責任感及勇於承擔的特質,也只有如此方能在與同仁的督導關係中建立初步的「信任關係」。

  其次,「開放」與「彈性」是身為督導應具備技術性特質。面對中央在保護性政策中所訂定的多元表單,身為督導的心態是抗拒或臣服?這讓我重新去思考督導與操作工具間的關係,在面對所謂西方知識霸權的衝擊,並限縮專業自主性後,我如何去接納此工具?我想在過程中秉持開放與彈性的學術研究精神是重要的,讓己身先瞭解操作工具中的精神與內涵,再將其內化後分享給同仁,運用實際個案搭配操作工具演練,俾利實務心得作為本土化知識經驗的回饋。再者,面對多元的網絡合作關係中,督導更需展現開放與彈性的身段,示範如何在資源匱乏與本位主義體系中溝通合作,拓展資源與改善制度,讓同仁能在無後顧之憂下維護個案權益,並展現專業社會工作才能。如此的傳道、授業與解惑方能在與同仁的督導關係中建立所謂的「專業關係」。

  最後,「自我專業省思」是身為督導應持續的精進作為。透過自我省思讓我能更貼近同仁的心聲;讓我能透過生態系統觀點分析個案處遇的動力;讓我能瞭解自我限制等,這樣的省思讓我不再孤寂,而是一段有趣的探索旅程。「有關係,才有改變!」在服務個案領域中是一句耳熟能詳的話,然也因為這句話讓我在督導關係中受用無窮!從「信任關係」為基礎;透過「專業關係」深化;並持續以「自我專業省思」精進的態度,才可能與同仁發展出疏通關係,而建立在疏通關係中的督導模式,才能使督導者、受督導者與個案都能在獲益中展現責信。我想理想的督導關係關鍵最終還是需回歸到「人性尊嚴的關係脈絡中」討論,從最基本對人的尊重展開每一階段的工作關係,是我在營造疏通督導關係中的深刻體驗。